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古語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學知識,更要學方法。清華網(wǎng)校的學習方法欄目由清華附中老師結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和附中優(yōu)秀孩子學習心得組成,以幫助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為目的,使孩子在學習中能夠事半功倍。
自從高考語文診斷采用話題作文后,孩子在作文上可以發(fā)揮的空間驟然加大。近幾年對于文體的寬限更使很多孩子的思路天馬行空,出現(xiàn)了很多妙文。同時也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自從《赤兔之死》見報后,不少考生模仿文言文來寫,企圖追求新穎,結果是東施效顰,得不了。因此,寫好高考作文,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避免四個誤區(qū)
一、大雜燴與四不像。有的考生誤以為文體自選可以隨心所欲、任意而為,在文體上已存在問題,認識模糊,寫出來的文章“四不像”。
二、盲目創(chuàng)新。有的孩子看到往年一些比較另類的作文得了,便認為追求新穎是取得的一個捷徑,大肆進行“創(chuàng)新”,但是,創(chuàng)新應該建立在對事情有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在孩子真正能夠發(fā)現(xiàn)不同內容的情況下。否則,表面創(chuàng)新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南轅北轍。
三、詩歌。陜西省一考生209 字的詩歌得助力能力,便有不少同學紛紛效仿,但是,對于沒有足夠強的文字駕馭能力和思想內涵的孩子,這樣的效仿等同于“自殺”。從字數(shù)要求上看,209個字達不到800字這一要求。
四、語言華麗、思想空洞。不少中孩子歡模仿名人的文化散文,但自己缺乏文化底蘊,文章內容漏洞百出,既沒有內涵又沒思想,只是堆砌詞藻裝腔作勢,反而丟了分。
確定文體分三步走
一、這個話題較適合哪種文體?如1998 年“堅韌――我堅強的品格”,要求寫出自己心理承受力方面的實例,顯然寫成記敘文較容易,寫成說明文較難。2000年“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題目比較開放,幾種文體都適合,比較而言,寫議論文容易些。
二、選擇自己較擅長的文體。
三、要考慮自己有無相關的材料積累。寫記敘文,要有情感內涵的生活素材;寫議論文,要有相關的理論、事實論據(jù);寫說明文,要有相關的知識儲備;寫雜文,要能寫出比較幽默的語言;寫小說,要有引人入勝的故事。中孩子不是文體相關人士,因此高考閱卷時要求不是特別高,但基本要求應該達到。寫議論文要特別注意研究話題中的引導語。這幾年作文題目都是一段材料或故事,然后是引導語?忌匾暪适潞筒牧,忽略引導語、提示語,其實引導語中有非常豐富的信息,把握好了就容易寫下去。而寫記敘文較關鍵的是選一個適合寫 800 字左右的材料。
較后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書寫規(guī)范,避免出現(xiàn)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