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舊站備份 > 正文
內容頁banner-一對一體驗

文綜政治:掌握審題策略

2009-09-17 10:10:14  來源:人教網 文章作者:匿名

  高考政治要取得理想成績,不但必須扎實掌握知識基礎,還需要良好的臨場發(fā)揮,而臨場發(fā)揮離不開科學的審題、縝密的思考。審題清楚準確,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失誤,把該得的分數(shù)拿到,取得滿意的成績。如果審題不慎,沒有準確理解題意,或者是“牛吃南瓜無處下口”,或者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其結果是不可能得。診斷大綱規(guī)定了文科綜合(含政治學科)四項考核目標與要求,審題過程就是“獲取和解讀信息”的過程,這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基礎,是考生正確解答試題的前提?梢姡还苁窃\斷的實際需要,還是大綱的具體要求,指導孩子掌握審題的策略,都是高考復習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務。

  一、選擇題的審題技巧

  選擇題的答案具有性,一旦審題出現(xiàn)失誤,就不能得分,這對考生精準審題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不允許出現(xiàn)絲毫的偏差與失誤。

  (一)審查材料與題干

  正確解答選擇題需要全面準確地弄清試題的規(guī)定性,即通過審材料、審題干,明確試題所要表達的意圖、要求和考查的考點等。政治試題大多采用材料型(文字材料、圖表材料或文字圖表結合的材料)選擇題,這類試題看起來比較復雜,考生常常抱怨不知從何下手。其實,只要稍加細心,運用語文課學到的閱讀經驗和技巧,把握材料的關鍵詞、時間、空間、數(shù)據(jù)、主旨等,我們就不難從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關鍵的信息。對于圖表材料,標題、圖例、縱橫坐標、數(shù)值、圖中的注釋等,都需要認真地一一解讀,才能準確把握圖表的內容。審題干則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理解題目所要考查的問題,二是理解該問題與材料的關系,三是明確限定條件有哪些,這樣就能準確把握試題的規(guī)定性,找到解題的鑰匙,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

  (二)審查題肢

  考生在明確題干規(guī)定性的基礎上,對題肢逐一進行審查,弄清題肢本身是否正確。題肢本身錯誤或含有錯誤成分的原因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針對易混的相近或相反知識點,通過偷換概念或轉移話題設置錯誤;二是根據(jù)知識本身正確所需要的條件、范圍,通過改變條件、或變換概念的外延,造成觀點少有化。

  (三)審查題干與題肢的關系

  要重視審查題干與題肢關系,一是因為有的題肢需要結合材料和題干才能辨明正誤。在一般情況下,這些觀點可能是正確的、合理的,但放在材料或題干所規(guī)定的特殊背景下,它們就是錯誤的或片面的。

  二是因為應選題肢不僅應該本身觀點正確,而且必須完全符合題干的規(guī)定性。如果干肢不符,即使本身正確的題肢也不能入選。干肢不符主要有以下三種情形:一是題肢是題干的變相重復;二是顛倒原因與結果、目的與手段、本質與現(xiàn)象、內容與形式等對應關系;三是題肢與題干之間沒有真實聯(lián)系,題肢不符合題干的規(guī)定性。

  三是因為要選出較好題肢,必須準確把握題肢與題干之間的“親疏”關系。我們在審題時,特別要注意題干的關鍵詞語,明確題干在范圍、層次、角度、條件等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一般來說,題肢與題干之間有直接聯(lián)系者選,間接聯(lián)系者不選;有本質聯(lián)系者選,現(xiàn)象聯(lián)系者不選;有必然聯(lián)系者選,偶然聯(lián)系者不選;有主要聯(lián)系者選,次要聯(lián)系者不選。

  【例1】(2008·江蘇政治卷·30)下邊的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要堅持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 B.要堅持運動的觀點

  C.要堅持全面的觀點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例1

 

  解析:要理解漫畫的寓意,首先要讀標題,“顧上不顧下”表明沒有堅持全面的觀點。漫畫中間的那個人一只腳正在跨入下水道,危險正在悄然來臨,由于別人用傘為他掩住了頭部,他就以為自己是安全的,卻忽視了腳下的危險,他對危險的認識是片面的。本題的四個題肢都是正確的,但從干肢的關系來看,只有C符合題意。

  二、非選擇題的審題技巧

  非選擇題的審題,就跟語文學科的作文審題一樣,必須吃透題意,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試題的設問,弄清題目要求回答的中心問題究竟是什么,以免走題,造成答非所問的失誤。

  (一)明確試題所屬知識板塊

  解答不同知識板塊的試題,對思維能力和語言表述的要求有所不同。審清試題所屬知識板塊,才能確定思考問題的方法和組織答案所要運用的學科語言。有的設問直截了當?shù)刂该髁嗽囶}所屬知識板塊,比如從辯證唯物論的知識回答,從公民與國家關系的角度分析……有的則需要根據(jù)設問中的關鍵詞及其背景材料作出判斷。一般說來,審清試題所屬知識板塊難度不大,只要我們從宏觀上閱讀整個試題,是不難作出正確判斷的。

  (二)明確試題內容及作答要求

  審查試題內容及作答要求是審題的核心任務,即通過閱讀試題的背景材料及設問,確定命題者的考查意圖。先進,審析題型導語,明確題型類型要求,初步確定應該運用哪一種答題方法,是分析還是綜合,是概括還是比較,是歸納還是演繹。第二,審析背景材料和設問,挖掘和提取有效信息,明確命題角度,確定試題要考查的學科知識、思維方法和思想覺悟,建立理論與試題的鏈接點。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考生把設問中“依據(jù)材料回答”或者“結合××知識分析”之類的語句當作套話,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事實上,這是試題在為考生規(guī)定答題范圍和方向。如果是“依據(jù)材料回答”的試題,或者是可以從材料中總結概括出答案來,或者是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的事實是如何體現(xiàn)相關理論的,或者是要求考生運用相關理論解決材料所反映的問題、分析材料所述現(xiàn)象事實的理論依據(jù)。如果是“結合××知識回答”,首先我們要明確學習了哪些相關理論知識,以相關理論知識為線索,在理論知識、設問、材料三者之間尋找有效的聯(lián)系。

  【例2】(2008·全國文綜卷I·38)材料一 2007年以來,國際市場糧食價格持續(xù)上漲,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出現(xiàn)了嚴重的糧食危機,30多個國家由此發(fā)生民眾的抗議和騷亂,一些發(fā)達國家出現(xiàn)了搶購大米等食物的風潮,糧食危機有向世界蔓延之勢。

  材料二 在過去五年中,我國政府從加強農業(yè)基礎入手,把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作為首要任務,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全國糧食連續(xù)四年增產,儲備充足。

  為了防止糧食危機蔓延到我國,造成糧食價格大幅度上升,我國政府應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解析:先進步審析題型導語,從設問句中不難看出,本題是一道“措施型”試題。第二步審析背景材料和設問,明確命題角度。“措施型”試題的命題角度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是審讀設問和材料明確行為主體,本題的設問明確規(guī)定了行為主體是“我國政府”,二是審讀設問和材料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即明確措施的針對性),從設問看,本題是解決的問題是“防止糧價大幅上升”,從材料看,世界出現(xiàn)了糧食搶購和糧食危機,因此本題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應對糧食危機、控制糧食價格”。第三步建立理論與試題的鏈接點,分析解決問題的“措施”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聯(lián)系教材,看看教材有沒有給我們提供解決這一問題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聯(lián)系材料,看看材料給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如果材料呈現(xiàn)的是問題和困難,就要對癥下藥地提出措施(如本題材料一);如果材料呈現(xiàn)的是成功經驗(如本題材料二),就要對材料中的措施與經驗加以概括總結,并使之與教材理論相符合。三是聯(lián)系時政知識和社會知識,從時政知識、社會知識、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結合教材知識可知,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要控制糧價就需要緩解糧食供求緊張的局面,在此基礎上,我們可結合教材、材料二以及相關的時政知識來分析如何增加糧食供給、如何穩(wěn)定(或減少)糧食需要。

  本文分析的是一般性的審題方法,在復習中,不妨指導考生將近幾年的高考政治試題分解為不同類型,分類研究其解題要求和訓練要領,掌握不同類型試題的特點及解題技巧,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審題能力,提高運用知識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章下長方圖-作文精選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邊圖-1對1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