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yù)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xué)員個性化學(xué)習(xí)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dāng)前位置:北京學(xué)而思1對1 > 北京中考 > 中考語文 > 正文
內(nèi)容頁banner-1對5課程

2010中考語文10個新增四字詞語解析與練習(xí)

2010-01-27 14:51:39  來源:中考網(wǎng) 文章作者:匿名

  2010年北京《中考診斷說明》已正式出爐。其中語文學(xué)科對附錄中的語詞表適當(dāng)調(diào)整,調(diào)換了10個四字詞語,新增了“行百里者半九十”、“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等10個俗語。“診斷范圍”、“診斷內(nèi)容和目標(biāo)”及“試題結(jié)構(gòu)”等部分與2009年一致。


  語文科目四字詞語調(diào)換及新增俗語明細(xì)


  刪除的10個四字詞語:春和景明;得不償失;各盡所能;夸夸其談;美不勝收;前赴后繼;一望無際;一語雙關(guān);枝繁葉茂;自得其樂。


  新增的10個四字詞語:觸類旁通;得隴望蜀;功虧一簣;苦口婆心;毛遂自薦;前車之鑒;因地制宜;語重心長;追本溯源;自告奮勇。


  增加的10個俗語:行百里者半九十;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磨刀不誤砍柴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玉不琢不成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大意失荊州;獨木不成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1. 觸類旁通


  chù lèi páng tōng


  〖解釋〗觸類:接觸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貫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guī)律,進(jìn)而推知同類事物的知識或規(guī)律。


  〖出處〗《周易·系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示例〗我真高興,得著兩個新鮮的意思,讓我對于生活的方法,能~的思索一回。 ★朱自清《“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


  1.下列各句加粗的詞語使用恰當(dāng)?shù)囊豁検恰 ]


  A.這些豆蔻年華的男女孩子,參加這項活動的熱情相當(dāng)高。


  B.《傅雷家書》中傳遞的是一份動人的舐犢之情。


  C.巴縣中學(xué)是無數(shù)莘莘學(xué)子求學(xué)和生活的樂園。


  D.這么多樹根在大地里面觸類旁通,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的營養(yǎng)。


  2.下列語句中加粗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


  B.這么多樹根在大地里面觸類旁通,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的食糧的供養(yǎng)。


  C.對這一轉(zhuǎn)變作出了巨大貢獻(xiàn)的,有一位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科學(xué)家:鄧稼先。


  D.“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們頭腦中已不知不覺地根深蒂固。


  答案:1.B 2.B “觸類旁通”指掌握了關(guān)于某一事物的知識,而推知同類中其他事物;用在此與語境意義不吻合,應(yīng)為“息息相通”


  2. 得隴望蜀


  dé lǒng wàng shǔ


  〖解釋〗隴: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jīng)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


  〖出處〗《后漢書·岑彭傳》:“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fù)望蜀,每一發(fā)兵,頭鬢為白。”


  〖示例〗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畫幾幅,雖然太有些~。 ★《魯迅書信集·致陶元慶》


  下列加粗的詞語使用恰當(dāng)?shù)氖?[ ]


  A.解放戰(zhàn)爭中,我們從東北一直打到江南,我們占領(lǐng)了天津,解放了武漢,我們還要得隴望蜀,直搗南京。


  B.小王是個勤奮好學(xué)的青年,空余時間但總不忘向廠里經(jīng)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們請教,真是不恥下問。


  C.我們完成了任務(wù),把一個堅強的意志灌溉到整個縱隊每個人心中,饑餓、疲勞甚至受傷的痛苦都被這個意志克服了。


  D.難翻的老山界被我們這樣笨重的隊伍戰(zhàn)勝了。


  答案:D


  3. 功虧一簣


  gōng kuī yī kuì


  〖解釋〗虧:欠缺;簣: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較后一點沒能完成。


  〖出處〗《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示例〗倘朝廷內(nèi)外不和,動輒掣肘,必將使剿賊大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選出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百無聊賴 鋪天蓋地 五臟六腑 繪聲繪色


  B.須臾不離 別出新裁 高屋建瓴 功虧一簣


  C.繁文縟節(jié) 氣勢磅礴 漫天飛舞 釜底抽薪


  D.情趣盎然 爐火純青 見微知著 迫不及待


  答案:B


  4. 苦口婆心


  kǔ kǒu pó xīn


  〖解釋〗苦口:反復(fù)規(guī)勸;婆心:仁慈的心腸。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勸導(dǎo)。


  〖出處〗《宋史·趙普傳》:“忠言苦口,三復(fù)來奏。”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泉州道匡禪師》:“問:‘學(xué)人根思遲回,乞師曲運慈悲,開先進(jìn)道。’師曰:‘這個是老婆心。’”


  〖示例〗我和龍濟光~的談了十幾點鐘。 ★清·梁啟超《護(hù)國之役回顧談》


  使用代詞,會因指代不明而影響讀者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線的代詞,指代明確的是 [ ]


  A. 那賣菜的老人常常對我說,就在他菜攤邊上,有一個賣魚的小伙子,魚調(diào)理得活蹦亂跳,他每天送老人一條魚,老人回報他一捆菜。


  B. 先是爸爸勉勵我刻苦學(xué)習(xí),努力進(jìn)步;后來哥又對我講了他在“文革”中發(fā)奮讀書的往事。話說完后,他問我:“你為什么總是提不起學(xué)習(xí)的勁頭呢?”


  C. 輕工業(yè)局的兩個副局長,一個貪污公款為自己建造樓房,一個利用職權(quán)索賄受賄。我們從這個副局長的身上還能嗅到一點點共產(chǎn)黨人的氣味嗎?


  D. 管教人員對犯罪青少年進(jìn)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使自己加深了對問題的認(rèn)識,進(jìn)一步提高了覺悟。


  答案:A


  5. 毛遂自薦


  máo suí zì jiàn


  〖解釋〗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dān)任某項工作。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


  〖示例〗我作~,居然被校長核準(zhǔn)了。這樣才勉強捱過難關(guān)。 ★鄒韜奮《經(jīng)歷·深摯的友誼》


  按詩文內(nèi)容用原句填空


  在人才輩出的今天,如果我們有才華沒被發(fā)覺卻不懂得毛遂自薦的話,定會落得《馬說》中“千里馬”的命運:“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6. 前車之鑒


  qián chē zhī jiàn


  〖解釋〗鑒:鏡子,為教訓(xùn)。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xùn)。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后的教訓(xùn)。


  〖出處〗《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后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后車戒。”


  〖示例〗~,請自三思。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二十五回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精練 如愿以償 震懾 風(fēng)靡一時


  B.輯私 神采飛揚 蔚藍(lán) 前車之鑒


  C.抵銷 出類拔粹 煩燥 雷勵風(fēng)行


  D.蛻化 一愁莫展 咨詢 通宵達(dá)旦


  答案:A


  7. 因地制宜


  yīn dì zhì yí


  〖解釋〗因:依據(jù);制:制定;宜:適當(dāng)?shù)拇胧。根?jù)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夫筑城郭,立倉庫,因地制宜,豈有天氣之?dāng)?shù)以威鄰國者乎?”


  1.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


  A.頭暈?zāi)垦!×岘囂尥浮⌒臅缟疋?/p>


  B.張皇失錯 仙露瓊漿 一代天嬌


  C.因地制宜 長途跋涉 銷聲匿跡


  D.怒不可遏 恪盡職守 根深蒂固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語使用不恰當(dāng)?shù)囊痪涫恰 ]


  A.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dāng)然各不相同。


  B.他演講時,貫穿古今,引經(jīng)據(jù)典,獲得聽眾陣陣掌聲。


  C.我家的相冊里,有幾張罕見的照片,在它們的背后蘊藏著一些婦孺皆知的故事。


  D.云雀通宵達(dá)旦的啼唱,卻從來不知疲倦。


  答案:1.B 2.C


  8. 語重心長


  yǔ zhòng xīn cháng


  〖解釋〗話深刻有力,情意深長。


  〖出處〗


  〖示例〗他這些語重心長的話,深深地打劫了我的心。


  下面句子成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 ]


  A. 媽媽語重心長地給我講了沉迷于網(wǎng)絡(luò)的害處。


  B. 在英倫海峽上,沒有任何一個海員能與他相提并論的。


  C. 不言而喻,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是光輝燦爛的明星。


  D. 大家對王教授的現(xiàn)身說法很滿意,認(rèn)為他的話的確是拋磚引玉之言。


  答案:D


  9. 追本溯源


  zhuī běn sù yuán


  〖解釋〗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頭,比喻追尋根源。


  〖出處〗石三友《金陵野史·圓明園與基泰工程司》:“說到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時的總長朱啟鈐。”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語使用恰當(dāng)?shù)囊痪涫?[ ]


  A. 那本介紹學(xué)習(xí)方法的書出版后,受到中小孩子和家長們的熱烈歡迎,一時洛陽紙貴。


  B. 科技發(fā)展帶來的便利是不容分說的,千里之外的問候,只要一個短信瞬間就能完成。


  C. 假以時日,我們可以巧立名目,開發(fā)大批新穎別致的旅游項目,為景區(qū)再添光彩。


  D. 學(xué)習(xí)了他的先進(jìn)事跡后,我們每一個青年都應(yīng)該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2.“洛陽紙貴”: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杰出的作品風(fēng)行一時。“不容分說”:分說指辯白,解說。不容人分辯解釋,不容許分辯說明。出自元·武漢臣《生金閣》三折:“怎么不由分說,便將我飛拳走踢只是打。”“巧立名目”變法兒定出些名目來達(dá)到某種不正當(dāng)?shù)哪康摹?ldquo;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發(fā)生的原因。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字的一項是[ ]


  A.座落 身體力行 出人投地 囔賓奪主


  B.骯贓 厲行節(jié)約 劍拔弩張 官復(fù)元職


  C.班駁 眾志成城 鞭辟入里 追本溯源


  D.碟片 計日程功 百尺桿頭 殉情枉法


  答案:1.A 2.C


  A座為“坐”,投為“頭” B贓為“臟”,元為“原” D桿為“竿”,殉為“徇”


  10. 自告奮勇


  zì gào fèn yǒng


  〖解釋〗告:稱說,表示。主動要求擔(dān)任某項艱巨的任務(wù)。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十三回:“這饒守原本只有這一個獅子國;因為上頭提倡游學(xué),所以他自告奮勇,情愿自備資斧,叫兒子出洋。”


  〖示例〗好心的漁戶~,選擇了五十多名上等青年獵手,披弓帶箭前去尋找。 ★曲波《林海雪原》三十六


  選詞填空。


  (1)好像他身邊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________(局促不安、驚惶不安),掉過臉去不好,不掉過去又不行。


  (2)我這時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________(迫不及待、自告奮勇)討了這件差事。


  (3)這里,前后呼應(yīng)的兩筆,________(惟妙惟肖、有聲有色)地而且有層次地寫出了一個普通農(nóng)家少婦對于解放軍的真摯的骨肉般的熱愛。


  (4)除了常見的________(慷慨激昂、有聲有色)的筆調(diào),還可以有其他的風(fēng)格。


  答案:局促不安;自告奮勇;有聲有色;慷慨激昂
 

文章下長方圖-初中12本名著精華版資料包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立即領(lǐng)取中小學(xué)熱門學(xué)習(xí)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cè)邊圖-兩小時1對1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