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針對民族加分等教育爭議問題,教育部2010年工作重點中都給予了明確答復。今年教育部將規(guī)范高考加分政策。去年高考引起關注的“民族加分”問題,在今年的工作重點中特別寫明要規(guī)范特殊類型招生和高考加分政策。(2月26日《京華時報》)
當初,高考加分的制度設計初衷,不無善意,本質上是維護教育公平,但在演變中已經越來越背離本意,反而成為戕害教育公平的突兀符號,這可從公眾的觀感中得到證實。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高考加分亂象?高考加分為何發(fā)生了變異呢?原因自然林林總總。
比如,加分標準過于寬泛。根據教育部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5大類情形可以加20分投檔,5類加10分投檔,3類優(yōu)先錄取。有入統(tǒng)計,上述情形在全國各地衍生了將近200條各類地方性加分政策。更加難以統(tǒng)計的是,這近200條地方性加分政策,又蘊含著多少“彈性空間”。
再比如,審核缺乏足夠嚴格,F在雖然一些地方已經在實行公示制度,但透明度還不夠。誠然,一些入在利益驅動下,必然無所不用其極,打擦邊球,鉆制度漏洞,生搬硬套,為的就是加分。此時,監(jiān)管部門如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者沆瀣一氣,不合理不合規(guī)的加分必然一路綠燈。
其實,無論是加分標準過于寬泛還是審核缺乏足夠嚴格,其背后都舞動著權力腐敗的魅影,前者說明權力不作為,后者說明權力亂作為。同時,我們還悲哀地發(fā)現,除了正常該加分之外,但凡那些能夠成功加分的入,往往非富即貴。
這說明了什么?起碼說明了高考加分之所以發(fā)生變異,與兩方面原因有關,一方面與監(jiān)管部門涉嫌腐敗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權勢家庭汲汲于尋求不正當利益有關,這同樣是一種腐敗,那些掌握權柄者,近水樓臺先得月,在利益自肥的驅動下攪渾了高考加分。
因此,欲規(guī)范高考加分,歸根結底還是先從規(guī)范不安分權力人手。一方面積極清理不合理的加分政策,另一方面在加分的全過程中較大限度公開透明,便于公眾監(jiān)督。
智康教育:優(yōu)秀的N對一個性化輔導、口碑好的家教品牌,提供小學數學、英語、語文、物理、化學等全科家教輔導,滿足小學、小學、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類人群課外補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