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一項調查顯示,手機和網(wǎng)絡QQ成為中孩子使用較多的兩種通訊工具,六成多的孩子稱自己曾使用這些通訊工具發(fā)送過不良信息。
團市委12355青少年維權及心理咨詢中心發(fā)布了中孩子通訊工具使用狀況調查結果。這項調查對市區(qū)15所中學的600多名孩子發(fā)放了問卷。
九成孩子稱不影響學習
調查顯示,手機、網(wǎng)絡QQ和電子郵件是目前中孩子使用較普遍的通訊工具,約八成孩子表示有1部手機和1個QQ號。
在“使用目的”一項,絕大多數(shù)人選擇了“和朋友聯(lián)系”,79%的人選擇了“消遣娛樂”,74%的人選擇了“學習需要”。
父母、同學、老師成為中孩子排在前3位的聯(lián)系對象。
另據(jù)調查,64%的孩子稱自己曾使用手機或QQ發(fā)送過不良信息(內容不健康的圖片、視頻、網(wǎng)址等),“我們認為實際比例應該不低于68%。”青少年維權及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袁林方說。
多達93%的孩子認為這些通訊工具“很有必要”,并且不會影響學習,只有13%的孩子稱對學習有一定影響。
此外,七成左右的孩子每月花在通訊工具上的錢在50~70元之間。
家長多中立學校多反對
對孩子用這些通訊工具,約90%的家長持中立態(tài)度:不鼓勵也不干預。
“有手機和孩子聯(lián)系確實方便,但我們不會主動給孩子買,就是怕影響學習。”一位家長說。
“家長普遍有從眾心理,認為別的孩子有,自己的孩子有也很正常;而且也能買得起,手機、電腦往往成為給孩子的獎品。”調查人員張帆說。
然而,受訪的多數(shù)老師認為手機并非學習必需品,不贊成使用。
“有孩子邊做功課邊聊QQ,除了抄襲功課外,也助長了惰性,有問題不動腦思考,貼在QQ群上求助就行了。”一位老師說。
市區(qū)不少中學對孩子帶手機說不,認為容易擾亂課堂秩序,導致盲目攀比,傳播不良信息,這些都不利于孩子成長。
中孩子用手機弊大于利
6月份,12355接到一個家長的求助電話稱,正在上中學的女兒每晚和一個40多歲的男子短信聯(lián)系,有時候一晚上就發(fā)了二三百條短信,好幾次女兒甚至抱著手機睡著了。
“孩子使用手機、QQ等隱蔽性較高,家長不易察覺,對有些孩子來說等于提供了一個和社會不當交往的渠道。”袁林方認為中孩子用手機整體上來說弊大于利。
他表示,有些家長通過手機和孩子聯(lián)系,僅于查問孩子的行蹤等。“那些使用手機、QQ較多的孩子,往往父母和他們溝通不夠,缺乏精神交流。”袁林方說。
他建議,父母應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買手機,關鍵是要和孩子多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