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較近新浪高考頻道有好多動作,制作了很多整合,反響不錯。只要編輯是一個有心人,做出的內容總還是會受到歡迎的。
較近因為征集對教育有獨到見解的各方朋友,結識了很多人。未來新浪教育的評論部分有得好看了!同時,還征集來了很多很多家長,他們給我發(fā)郵件提出了很多問題。一來為他們對診斷,特別是高考不了解而擔憂,二來也被他們?yōu)樽约旱淖优鞣奖甲叨袆印?/p>
很多家長提出的問題關乎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說,很想搞清楚自己在高三陪考過程中究竟該扮演怎樣的角色。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很多人都認為高考是孩子的事情,家長只是一個陪襯,但實際上,家長在孩子高考中伴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往往有的家長過于冷漠或者越俎代庖,這個度總是很難把握好。于是,在高考這個過程中,家長往往較容易陷入以下三大誤區(qū):
1、認為直到三月才應開始著急
現在并不是高考的旺季。這屆孩子進入高三也沒多少時間,目前正在進行先進輪復習。孩子沒有非常大的壓力,家長也沒有。像一些從現在就開始緊張的家長很少。很多家長認為,高考從三月才開始緊張,現在自己基本沒有什么可以做的事情。這實際上是一個誤區(qū)。
想想看,高考從某種角度上說主要考查的是孩子的基本知識掌握情況;局R的梳理與復習是從先進輪復習開始的,在這個階段中,孩子的學習習慣、方法等是是否能夠夯實基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這個階段中,家長應該廣泛收集優(yōu)秀孩子的好的學習方法,能夠茶余飯后時不時的講給孩子聽。正因為目前學習壓力不是很大,孩子才有心情去聽這些方法類的東西。這個時候是孩子轉變自己過去學習方法,嘗試新方法學習的較好時期。
并且,很多當年的高校錄取信息已經統(tǒng)計完畢并發(fā)布,目前開始著手整理這些高校信息會更加從容。很多內容也可以摳得很細致。等到明年報考的時候就可以成竹在胸。而如果等到明年三月才開始準備這些內容,那就會很倉促。
2、認為自己只應做好助手工作
很多相關人士學者都希望家長在重大入學決策時讓孩子自己做主。相關人士學者的出發(fā)點是,孩子對目前自己的學習水平,報考形勢、個人興趣等判斷更加準確,他們能夠做出較適合自己的決定。這個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被一些家長給解讀錯了。很多家長認為,既然要把決策權交還給孩子,那么自己就做好助手的工作就可以。幫助其收集學習方法、學習資料,幫助其打聽入學信息、講座信息,幫助其購買學習文具、參考資料……這看似大度的做法,反而更加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不安。他們會擔心家長會不會私底下到處打聽自己的情況?對自己考學究竟是個什么態(tài)度?到底關心不關心自己?……無數問題就出現了。
那么,家長在高考陪考過程中應該扮演什么角色呢?我看應該扮演好參謀員、教導員的角色。一來確實需要收集整理一些細小瑣碎的資料,為孩子節(jié)約大量的寶貴時間,二來也有必要在關鍵時刻給予把關指導。要知道,家長畢竟有更加豐富的社會經驗,有更加成熟的判斷力。當發(fā)覺孩子角色出現偏差的時候,應該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地點向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議。在牽扯到自己終身大事的事情上,每個人往往都是謹慎的,都是愿意聽取各方意見的,于是,家長的建議在這個時候很容易奏效。當然,要以理服人,要用自己詳實的資料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同時也要注意從身體健康、心理狀態(tài)等各方面去觀察和協調,確保這些非智力因素能夠使得考生更上一層樓。
3、認為沒有技巧的溝通總會弄巧成拙
曾經經常聽說孩子不敢和家長溝通,害怕家長實施“暴力”,F在情況變了,成了有很多家長不斷的抱怨,不敢和孩子進行溝通,非常擔憂因為因為沒有技巧而使得溝通弄巧成拙,還不如不溝通。家長的這個苦惱也有其道理。當代90后更加獨立,他們溝通的方式和平臺更加新穎,他們渴望得到認可,但深知社會競爭壓力巨大……這一切都成為家長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潛在危險。但是,作為家長,不能因為這些潛在的危險就不再與孩子去溝通,特別是在入學的關鍵時期。
要理解孩子的一些反常情緒往往是因為壓力過大造成的,其兩大主要癥狀為極度緊張和過分倦怠。針對這種情況,應該拿出著有成效的解決辦法去積極嘗試。要很清楚的知道哪些話不該說,哪些話要多說。要學會在合適的時候出現,這樣才會不引起孩子的反感。
而且,還是要巧妙的與孩子的老師進行溝通,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幫助其順利走出心理陰霾,順利度過診斷。
大約講了講較近一些家長集中咨詢的問題。希望大家從現在就開始著手準備各方面的資料。同時,在這里還要插播一個廣告:我寫的新書《考考自己》很快會由石油工業(yè)出版社出版。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高三的學習方法。特別是我因采訪眾多特級教師和高考學子而總結出的非常討巧的各類方法,很值得一讀。圖書很快就上市了。上市之后我還會通知大家,希望大家多多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