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小女上小學三年級了,在小女過去不算太長的學習歲月里,我是主張全程陪同的,即使她看課外書,我也會拿一本小說,坐在距離小女不遠的地方,一起陪她看書。
小女剛進入小孩子角色時,應當說在學習上的一些不好習慣是比較多的,從坐姿來看,在寫功課的過程中,就無法好好保持,后來我認識到這與時間有關(guān)系,于是就讓她二十分鐘左右,起身活動一下,然后再寫功課,在過去兩年多時間的“陪讀”過程中,糾正小女坐姿的話,算起來是說得較多的。
孩子做功課拖沓也許是每個小孩子家長遇到的頭疼問題,我也遇到過,這也是我堅持小女在學習時全程陪同的理由。孩子良好的習慣需要一個較長時間來養(yǎng)成,短時間有個良好習慣后,如果不是長時間地鞏固,就會慢慢丟掉。
我有一位朋友,她非常重視孩子早期學習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在上小學之前,她就注重培養(yǎng)像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提問、及時高效地完成功課等習慣。到了孩子上小學之后,她認為孩子的好習慣養(yǎng)成了,可以放手不管,讓孩子自己管理,但是很快她就發(fā)現(xiàn),孩子過去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正在慢慢丟失。這讓她認識到,良好習慣就像是一個人去做好事,做一件兩件好事兒不難,難就難在一輩子做好事兒。
當然,我所說的全陪并不是不分輕重的“全陪”,把雙方時刻捆綁在一起,對父母是一種身心的疲憊,對孩子也是一種壓力和縱容,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心理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發(fā)展。
不僅孩子的時間是寶貴的,我們大人的時間也很寶貴。
要讓時間優(yōu)質(zhì)化,讓孩子養(yǎng)成獨立高效完成功課的習慣,家長也有時間來做一些提高生活質(zhì)量和個人素養(yǎng)的事情,這對孩子來說也是生活的一種榜樣,他們會在無形中演繹、模仿成人世界。父母也是,不僅僅是孩子的父母,也是一個社會的人,也應該有除了孩子之外的其他生活內(nèi)容。
明智的家長,應該注重陪伴的質(zhì)量,而不必一味追求時間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