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高中教育 > 高中語文 > 正文
內容頁banner-1對1體驗

《拿來主義》賞析-高中語文必修4第三單元

2016-10-17 11:44:26  來源:愛智康

  《拿來主義》賞析-高中語文必修4第三單元!《拿來主義》這篇文章運用比喻,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深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使讀者一讀就懂,為之折服。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拿來主義》賞析-高中語文必修4第三單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必修4第三單元《拿來主義》知識點大匯總

 

  《拿來主義》賞析-高中語文必修4第三單元

 

  《拿來主義》寫于1934年6月。魯迅先生首先毫不留情地批判了中國的“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帝國主義除侵略我國領土、踐踏我國主權外,還實行了文化侵略,向我國源源不斷地輸入了鴉片、電影、宗教及其他“各種小東西”。1924年,中國革命運動高漲,帝國主義對我國的文化侵略也進一步升級。他們利用報紙等文化形態(tài)攻擊中國革命,美化侵略。


  “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國民政府對于外來文化,奉行一味地拿來、全盤接受的政策,中國面臨著殖民地化和民族文化淪喪的嚴重危機。革命內部在對待中外文化遺產的問題上也存在很大分歧。1929年,胡適提出了“全盤西化”的觀點,一度得到了高度的追捧。一些人肆意貶低中國,全面否定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全盤西化”是中國救亡的必由之路,應接收西方社會的一切東西。


  但是全面否定傳統文化就等于砍斷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割斷了中國文化的源流。經過一段時間的檢驗發(fā)現,一味學習西方文化會變得不倫不類,只是一種沒有價值的模仿。“于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于洋貨發(fā)生了恐怖”,這句話說的是一些覺醒的青年對于外來的東西又“避之唯恐不及”,對外來的東西全盤否定,產生了一味地排外的錯誤思想。


  引發(fā)魯迅先生強烈批判的除了以上所說的歷史背景,還有當時所奉行的“送去主義”。例如送古董去巴黎展覽,去歐洲開畫展以“發(fā)揚國光”,送梅蘭芳到蘇聯去催進“象征主義”等。在這里,魯迅先生說,“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真的是一點進步嗎?這里是一種諷刺手法,是對“送去主義”的極大嘲諷。


  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魯迅既批判了那種在舊的遺產面前畏首畏尾的“孱頭”,也批判了那種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強,而故意毀滅遺產的“昏蛋”。對于這些貌似警惕性很高、革命性很強的“孱頭”和“昏蛋”,魯迅透過表面現象,看出了他們的實質。魯迅清醒地、堅決地反對了他們所代表的錯誤傾向,為正確地批判繼承文化遺產掃清了先進層障礙。


  2.“挑選”,即“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魯迅把舊的遺產區(qū)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是對人民有益無害的(即“魚翅”)要“拿來”,而且“使用”,使之有益于人民的身體健康;一部分是既有毒素又有用處的(即“鴉片”),則要一分為二,正確地吸取、使用它的有用的方面,而清除其有害的毒素;還有一部分是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煙槍”、“煙燈”和“姨太太”),原則上要加以“毀滅”,有些則酌留少許,送進博物館,以發(fā)揮其對人民的認識和教育作用?傊,是要在“拿來”之后,再根據無產階級的利益,進行細致的鑒別,嚴格的挑選,從而決定棄。“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而不是無批判地兼收并蓄。對于那種“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的“廢物”’,也就是那些“全盤繼承”論者,魯迅投以厭惡和鄙夷。這就為正確地批判繼承文化遺產掃清了第二層障礙。


  3.創(chuàng)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占有”“挑選”都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新文藝的創(chuàng)造,為了推陳出新。但是,要想很好地推陳出新,就必須勇于批判繼承。因此魯迅說:“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拿來主義”的光輝思想,貫穿于文化革命的先驅魯迅一生的言行和著作中。早在五四時期,他就一方面和那些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御用文人,那些主張尊孔讀經開倒車的“國粹主義”者進行不調和的斗爭;另一方面他也深入地研究了中國的文化遺產,從事了大量耐心細致的考訂、輯錄、?、評價文化遺產的工作,做出了批判繼承的光輝榜樣。至于對外國革命文化的介紹,也花去了魯迅一生中大量的心血。魯迅從自己參加社會斗爭和文藝斗爭的革命實踐中,深感到批判繼承文化遺產的必要性和復雜性。因此,他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鉆研和分析論證,提出了許多卓越的見解。比如他在《論“舊形式的采用”》(見《且介亭雜文》)一文中就曾指出:舊形式的采取,“并非斷片的古董的雜陳,必須溶化于新作品中,……恰如吃用牛羊,棄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養(yǎng)及發(fā)達新的生體,決不因此就會‘類乎’牛羊的。”“舊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刪除,既有刪除,必有所增益,這結果是新形式的出現,也就是變革。”在《〈木刻紀程〉小引》一文(見《且介亭雜文》)中,他又具體地指出:“采用外國的良規(guī),加以發(fā)揮,使我們的作品更加豐滿是一條路;擇取中國的遺產,融合新機,使將來的作品別開生面也是一條路。”不難看出,魯迅關于批判繼承的這些論述是十分正確和深刻的。

 

請點擊下載附件

點擊下載

點擊下載:《拿來主義》賞析-高中語文必修4第三單元.zip

 


  《拿來主義》賞析-高中語文必修4第三單元!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習史地政資料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系
側邊圖-寒假1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