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2017中考語文文言文代詞復習:然
然
1、代詞,起指示作用,相當于說“這樣,如此”。
例: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
有時“然”和“而”連用,“然”指代上文所說情況,“而”表示轉折,等于說“如此(這樣),可是……”。
例: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和“則”連用,“然”承接上文事實,“則”是由此進行闡述或論斷,可譯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單譯為“那么”。
例: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這樣(看來)進朝廷(做官)也擔憂,退處江湖(不做官)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
2、連詞,表轉折,相當于“然而,但是”。
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
等于說:但是您兩位也把事情向鬼神卜問一下吧?
3、助詞
、儆糜谠~尾,譯作“……的樣子”。
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醉翁亭記》)
蔚然,等于說茂盛的樣子。
例: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記》)
雜然,即雜亂的樣子。“雜然而前陳者”,相當于說雜亂地在面前擺開的。
、谟糜诰湮,常與“如”“若”連用,構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相當于“……的樣子”“好像……似的”。
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若聽茶聲然”,等于說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4、“然”還常作應對之辭,同口語中“是的”“對的”相似。
例:吳廣以為然。(《陳涉世家》)
“以為然”,即認為對。
也可以有動詞用法,表示贊成、同意,即“認為是”“認為對”的意思。
例:成然之。(《促織》)
“然之”,等于說贊同、認同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