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巫(方孝孺)》問題探究
  2017-07-18 11:36:25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越巫(方孝孺)》問題探究!文章篇幅短小,立意鮮明、深刻,故事情節(jié)完整,描寫細(xì)致生動,語言簡潔雋永,字里行間流露出犀利的嘲諷與批判的味道。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越巫(方孝孺)》問題探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越巫(方孝孺)》知識點(diǎn)大匯總
	 
	  《越巫(方孝孺)》問題探究
	 
	  怎樣認(rèn)識越巫這個(gè)人物?越巫至死不知用砂襲擊他的是人不是鬼,這說明他相信世上確實(shí)有鬼。你看他“鳴角,振鈴,跳躑,叫呼”的樣子煞有介事,多么虔誠,一句“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雖為吹;蟊姡嘧泔@其癡迷,自信法力可以驅(qū)鬼;至于后來三次遭飛砂襲擊,更是毫不懷疑自己遇到了鬼,于是由“首岑岑”(血已涌)到“角不能成音”(氣已弱)再到“唯大叫以行”(魄已散),直至后來的“舌縮不能言”“膚色如藍(lán)”(膽已破,人已死),我們都能夠看出他已鬼迷心竅,魂飛魄散,自欺至死,可悲可憐,可嘆可笑。
	 
	再來看看越巫生長的“土壤”。越巫之所以能行騙成功,源于眾人心中亦有鬼。所以才會病不求醫(yī)而求巫,病不醫(yī)病而驅(qū)鬼。而當(dāng)巫師于壇場上滿口胡言,于酒桌旁放口嚼啖,于人群中招搖取財(cái)時(shí),求醫(yī)者是以怎樣無知與無助、淳樸與愚昧、崇敬與信仰的眼神在注視著他,這是多么可悲可嘆的一幕。“惡少年”對巫師的痛擊是夠狠的,但靠這一惡作劇來“以惡治惡”遠(yuǎn)非“治病治愚”的“良藥”,由此,我們可以進(jìn)行更為深入的思考。
	 
	評論
	 
	方孝孺說,他是見“世人之好誕者死于誕……而終身不知其非者”而作(《遜志齋集》卷六)?梢姟对轿住肥亲髡哂懈杏诿鞒“好誕”“好夸”的不良風(fēng)尚,作之以為世戒的警世振俗之文。文章生動地描述了慣于裝神弄鬼的越巫,被惡少裝鬼而嚇?biāo)赖墓适,鞭撻了招搖撞騙、自欺欺人的越巫之流;也形象地揭示了騙人者始則害人、終則害己這一古訓(xùn)。敘事生動而簡潔,立意正大而警策,作者雖不加議論褒貶,但傾向鮮明,讓人領(lǐng)悟妄人欺人者“不自知其非”的可悲。這在“終身不自知其非者眾矣”的封建社會,具有警世作用。
	 
	作者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寧海人,明代大臣、學(xué)者、文學(xué)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蜀獻(xiàn)王替他改為“正學(xué)”,因此世稱“正學(xué)先生”。福王時(shí)追謚文正。在“靖難之役”期間,拒絕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剛直不屈,孤忠赴難,被誅十族。有《遜志齋集》傳世。
	 
	 
	
	  《越巫(方孝孺)》問題探究!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fèi)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
  
  
   
  
    
  
  
   
   
  
   
  
   
  
					
						 
						QQ掃一掃您將獲得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