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小學升初中對于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一場歷練。
值得慶幸的是,2017年新增了全市學校的校園開放日,我們可以更直接地和心儀學校溝通,更有面對面的進校咨詢,相對信息會更準確、及時一些。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過來家長的經(jīng)驗總結,究竟小學升初中該具備哪些硬實力?
“校內(nèi)”需重視:
重點抓主科學習成績。
課內(nèi)成績是較重要、較基礎的,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這樣到了高年級,家長也會輕松一點。
積極參加校內(nèi)活動。
鼓勵孩子去競選班干部、課代表,多積極參加校內(nèi)活動,爭取一些區(qū)級的品質,好初中都偏愛干部、優(yōu)秀少先隊員等。
和班主任保持聯(lián)系。
小學班主任任教多年,掌握了很多重要的入學消息和政策,往往會比網(wǎng)絡信息更準確和實用。比如:學校有沒有推薦的政策,區(qū)內(nèi)公辦特招班的情況,認不認識其他初中的老師,給一些建議等等。
“校外”需重視:
數(shù)學能力的培養(yǎng)。
要考慮各個初中學校面談都是有數(shù)學題的,所以這個是必須要學的。如果想,1、2年級以學習興趣為主,3年級開始目標數(shù)學診斷有針對性的補習,這樣孩子學得輕松,不會太累。
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英語診斷中的全能五星、3筆四口都是較有含金量的證書,都是以考察孩子聽說讀寫各項綜合能力的?谡Z和聽力又是中國孩子的薄弱項,這兩塊一定要重視。
語文必需要進行閱讀理解的規(guī)范答題訓練。
雖然老師不贊同用框架框住孩子,可是診斷是按照這個要求來評分的,所以必須掌握。文言文是普通小學的弱項,如果想,必須要重視。
特長技能。
小學升初中要求的是要達到這類特長的較好水平,通常是通過特長生診斷或者市級比賽成績來證明。
各類診斷成績。
很多孩子都不是大牛娃,所以時間和精力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多參加診斷,要求不高:目標大診斷入圍就行,大診斷不夠,勝在小診斷證書全...(當然,如果是要考華育、蘭生這種學校的大牛蛙,當然是要拿一等獎的。)
-注意事項-
目標學校要早確認
較好在四年級的時候就確定好目標。這樣后面的準備工作會比較寬裕,主要集中幾所學校:要考什么證書、簡歷寫什么亮點、學校的招生條件和開放日時間等等。
及時關注孩子學習狀態(tài)
針對性的查漏補缺,縮小準備的范圍,孩子不至于太累,尤其是年底診斷診斷多,課內(nèi)課外的診斷挺折騰孩子的。另外弱項,盡可能的拉數(shù),一般學校都不喜歡偏科嚴重的孩子。
信息準備充分
簡歷準備要早、廣撒網(wǎng)。內(nèi)容要突出孩子的優(yōu)點和特長。學校都側重學習習慣好、各科均衡的孩子,即使數(shù)學成績不突出,但是綜合素質好的話,也是有可能拿到面談機會的。
一定要有保底學校
有好對口的公辦較好了,或是有和孩子實力相當?shù)膶W校,在這基礎上查漏補缺好的學校。這樣不至于太焦慮,我們對口的公辦其實還可以,不算太差,所以相對還是比較坦然的面對。另一方面,我也在關注區(qū)里的公辦特長生。
身體素質不能輕視
很多學校面談的時候也有體能診斷。我們家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晚上都會在附近慢跑,鍛煉之余,也是每天和孩子較放松、較親近的時候。即使后面課業(yè)重了,也盡量助力有一定的戶外運動。
不要盲目跟風
小學升初中的信息量很大,一定要篩選。未必所有都適用自己,不要給自己和孩子增加無用功。多加一些家長群,做決定前慎重考慮,人一急,就容易犯錯。
較后給大家的建議是:
無論小學升初中政策如何變化,學校對于孩子的要求不會降低。所以實力才是硬道理,扎實孩子自身的能力水平才是較重要的。
關注上海入學好幫手,或撥打4000-121-121
了解更多入學資訊
小一至小五年級期末試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