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xué)習(xí)復(fù)習(xí)診斷
點擊預(yù)約→免費的1對1學(xué)科診斷及課程規(guī)劃
二、綜合練
(2018·長郡中學(xué)模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5題。(14分)
一支傾聽黑暗的蠟燭
朱成玉
臨終時,祖母顫巍巍地示意我們點上一根兒蠟燭,我不知道祖母此舉有何深意,只知道那個時候經(jīng)常停電。
祖母望著蠟燭,眉頭舒展,竊賊瞄見金子一般,靈光乍現(xiàn),隨即又仿佛一個跋涉了許久的旅人到達(dá)了目的地,長舒一口氣,卸下所有。
祖母沒有活過那根蠟燭,先它一步,咽了氣。祖母的臉上露出久違的微笑,酒窩像一朵蓮花。她奮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著我們,像菩薩的手,伸到我們中間。
祖母去了,電卻來了,電燈照亮所有人的憂傷,卻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額。
父親吹滅了蠟燭,說:“留著這根蠟燭,等出靈的時候,點著它,給你奶奶在那邊照個亮兒。那邊太黑了。”
那邊是哪邊?父親又沒去過,怎么就知道那邊是黑的?年少的我滿是疑惑,可是看著一張張因為悲傷而嚴(yán)肅異常的臉,我又不敢問太多。
當(dāng)時的我看祖母,更像一個巫婆,她告訴我不要用手指著彩虹,她說那樣手指會爛掉。孩子的心,總是相信這樣的話,竟然有好多年,我真的不敢用手指著彩虹。每到給先人上墳的日子,她還告訴我,燒了紙不要回頭,如果回頭的話鬼魂就會跟上來。我便嚇得真的不敢回頭,哪怕現(xiàn)在還是。這些我都信了,可是,為什么偏偏就沒有相信她臨終前用干癟的手輕拍我的臉說的那句話呢?她說:“莫哭,莫哭,奶奶只是去睡會兒。”
這一睡便是長眠不醒。
父親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著說:“你奶奶這一輩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待得時間太長了。”
祖父和祖母結(jié)婚后不久便當(dāng)了兵,然后杳無音信,祖母一生沒有再嫁,獨自一人養(yǎng)大父親和叔叔。因為祖父當(dāng)?shù)氖菄顸h兵,所以,“文革”的時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紅衛(wèi)兵的“聲討”和欺辱。祖母忍受著塵世帶給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莊,終日沉默,只有無限猛烈的狂風(fēng)抽打它時,它才勉強(qiáng)掙扎一下。
她在村莊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說就算臨死前較后一刻,也要等著祖父,她就那么執(zhí)拗地信著,祖父還活著。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當(dāng)鋪。從較開始的手鐲,到后來的銀飾,甚至她較割舍不下的香爐、銀制的煙袋鍋,都一一典當(dāng)出去,只為了讓她的孩子們不挨餓。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當(dāng)?shù)酶筛蓛魞簦帐R桓贬揍镜氖莨恰?/p>
老了,本想著該享享清福,卻不想又得了重病。
祖母臥床不起,躺在床上,誰都可以推開她的門進(jìn)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狽的樣子。盡管在她年輕時,扣個扣子都要避開人的眼睛,更不會像許多女人那樣,在人前奶孩子。日子再窮,祖母都不會讓她的衣服有一點臟和一絲褶皺。
祖母是個極其干凈的人,大家閨秀,年輕時候有潔癖,她的床,別人坐過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每天會洗好幾遍手和臉,愛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氣在體內(nèi)生發(fā)。她的所有器官都壞了,功能喪失,大便經(jīng)常要由父親和叔叔輪流用手指頭摳出來。每當(dāng)這時候,祖母只能無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臉。有時候她會像瘋子一樣發(fā)火,有時候會像小孩一樣哭。一生的尊嚴(yán),噼里啪啦全毀了。
較難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來,唯獨疼痛,還在漫無邊際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著疼痛,她的手緊緊攥著,她的嘴緊緊咬著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兒孫,不想讓自己的喊叫驚醒了我們。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睜著眼睛,我想,她的腦海中定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著往日時光,這歲月的皮影戲,終于要演到較后一幕。
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對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給我們一粒粒地嗑瓜子,早上醒來,她的枕頭邊兒上堆滿了很大的一堆瓜子仁兒。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會兒,我們輕手輕腳,從她的枕頭邊搬走一座山,盡量不弄出一點兒聲響來。
想起父親說的話,祖母更多的時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照樣帶領(lǐng)我們把日子過得柳暗花明,風(fēng)生水起。說白了,祖母是一個可以駕馭苦難的人,這苦難的烈馬,一旦馴服,可以馱一個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樣?那就去做一支傾聽黑暗的蠟燭。
終于知道了祖母為何在臨終前執(zhí)意要點上一根蠟燭。她是需要這根蠟燭為她送行。她不想,臨死前的較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
3.下列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3分)
A.祖母臨終時示意我們點上一根蠟燭,作者對此行為經(jīng)歷了一個由不解到較終完全理解的過程。
B.文中加點句子“從她的枕頭邊搬走一座山”寓意豐富,既寫出了祖母的病痛如山一般沉重,又寫出了她對親人如山一般厚重的愛。
C.文章運(yùn)用大量插敘,回憶了祖母一生的艱辛。全文首尾呼應(yīng),脈絡(luò)清晰,通過豐富的細(xì)節(jié)刻畫出了一個性格鮮明的祖母形象。
D.作者聽了祖母的話,在給先人上墳時哪怕是現(xiàn)在也依然不敢回頭,意在表明在晦暗的地方待的時間太長的祖母不可避免地在作者的生命中投下了某些陰影。
D [D項,“意在表明在晦暗的地方待的時間太長的祖母不可避免地在作者的生命中投下了某些陰影”錯誤。全文主旨在于贊美祖母面對苦難時的堅韌意志和樂觀態(tài)度,抒發(fā)了對祖母的懷念感激之情。]
4.(鑒賞藝術(shù)技巧)簡要賞析文中畫線句子“祖母忍受著塵世帶給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莊,終日沉默,只有無限猛烈的狂風(fēng)抽打它時,它才勉強(qiáng)掙扎一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龠\(yùn)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②把祖母忍受苦楚比作終日沉默的苦命村莊,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祖母堅忍頑強(qiáng)的精神品質(zhì)。(2分)③把祖母與村莊聯(lián)系起來,能讓讀者從更廣闊的時空背景去理解祖母的苦難與堅韌,使人物形象具有厚重的內(nèi)涵與意義。(2分)
5.(理解詞語含義)文章以“一支傾聽黑暗的蠟燭”為題,請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簡析“傾聽黑暗”的豐富含義,并談?wù)勀銓@一說法的認(rèn)識。(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傾聽黑暗”一語運(yùn)用了暗喻、通感的手法。“黑暗”喻指人生中的種種苦難。這一說法形象地表達(dá)了我們面對苦難時應(yīng)該有的正確態(tài)度。(1分)②“傾聽黑暗”就是遭遇到生命中的黑暗時要有良好的心理,不能畏懼害怕,也無須怨天尤人。祖父一去不還,祖母就在村莊里扎下根去,哪兒都不去,獨自一人養(yǎng)大父親和叔叔,從未退縮,毫無怨言。(2分)③“傾聽黑暗”還包含著面對生命的苦難要有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傾聽”不等于“屈從”,而是在黑暗中持有一種堅韌樂觀的精神,永遠(yuǎn)不丟失對光明的追求。祖母更多的時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照樣帶領(lǐng)我們把日子過得柳暗花明,風(fēng)生水起。(2分)④認(rèn)識:言之成理即可。(1分)
預(yù)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xué)習(xí)復(fù)習(xí)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