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高中教育 > 高中語文 > 正文
內容頁banner-1對1體驗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019-02-14 16:42:09  來源:網絡整理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大家,情人節(jié)快樂呀,哈哈,這個節(jié)日跟你們沒什么關系,我們還是期待一下五天后的元宵節(jié)吧,下面是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寒假剩余不多了,好好珍惜!

 

 

 

想要了解背誦復習的相關資料,請點擊加入【愛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愛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 ,并直接向管理員“小康康”索取!愛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會不定期免費發(fā)放學習資料,高中以及高考政策等相關消息,請持題目,續(xù)關注!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


  原文再現(xiàn)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詞句注釋


  ⑴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蘇鎮(zhèn)江。因臨京峴山、長江口而得名。


 、茖O仲謀:三國時的吳王孫權,字仲謀,曾建都京口。孫權(182年—252年),東吳大帝,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長沙太守孫堅次子,幼年跟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 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孫策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


 、俏栝扛枧_:演出歌舞的臺榭,這里代指孫權故宮。榭,建在高臺上的房子。


 、葘こO锬埃簶O窄狹的街道。尋常,古代指長度,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形容窄狹。引伸為普通、平常。巷、陌,這里都指街道。


 、杉呐耗铣挝涞蹌⒃P∶


 、“想當年”三句:劉裕曾兩次領兵北伐,收復洛陽、長安等地。金戈,用金屬制成的長槍。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都是當時精良的軍事裝備。這里指代精銳的部隊。


 、嗽尾莶荩涸问莿⒃W觿⒘x隆年號。草草:輕率。南朝宋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反而讓北魏主拓跋燾抓住機會,以騎兵集團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遭到對手的重創(chuàng)。


  ⑻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西北部。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遠征匈奴,殲敵七萬余,于是“封狼居胥山,禪于姑衍”。積土為壇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禪,古時用這個方法慶祝勝利。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命王玄謨北伐,玄謨陳說北伐的策略,文帝說:“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詞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興北伐”。


 、挖A得倉皇北顧:即贏得倉皇與北顧。宋文帝劉義隆命王玄謨率師北伐,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擊敗,魏趁機大舉南侵,直抵揚州,嚇得宋文帝親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觀望形勢。贏得,剩得,落得。


 、危核氖辏鹤髡哂谒胃咦谮w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從北方抗金南歸,至宋寧宗趙擴開禧元年(1205年),任鎮(zhèn)江知府登北固亭寫這首詞時,前后共四十三年。


  ⑾烽火揚州路:指當年揚州地區(qū),到處都是抗擊金兵南侵的戰(zhàn)火烽煙。路,宋朝時的行政區(qū)劃,揚州屬淮南東路。


  ⑿可堪:表面意為可以忍受得了,實則猶“豈堪”、“那堪”,即怎能忍受得了?,忍受。


 、逊(bì)貍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名佛貍。公元450年,他曾反擊劉宋,兩個月的時間里,兵鋒南下,五路遠征軍分道并進,從黃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長江北岸。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后來的佛貍祠。


 、疑聒f:指在廟里吃祭品的烏鴉。社鼓:祭祀時的鼓聲。整句話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時期,當?shù)乩习傩罩话逊鹭傡舢斪鞴┓钌竦o的地方,而不知道它過去曾是一個皇帝的行宮。


 、恿H: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妒酚·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被免職后,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為之米飯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來報告趙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通假字,即屎)矣。”趙王以為廉頗已老,遂不用。


  作品賞析


  這是《稼軒詞》中突出的愛國篇章之一.它的思想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寫作者抗敵救國的雄圖大志.二、寫作者對恢復大業(yè)的深謀遠慮和為國效勞的忠心.


  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辛棄疾六十四歲時,被召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這以前,辛棄疾被迫退居江西鄉(xiāng)間已有十多年了.起用他的是執(zhí)掌大權的韓侂胄.因為那時蒙古已經崛起在金政權的后方,金政權日益衰敗,并且起了內亂.韓侂胄要立一場伐金的大功,以鞏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棄疾作為號召北伐的旗幟.第二年(1204),任他作鎮(zhèn)江知府.鎮(zhèn)江在那時瀕臨抗戰(zhàn)前線.辛棄疾初到鎮(zhèn)江,努力作北伐的準備.他明確斷言金政權必亂必亡.他又認為:南宋要取得對金作戰(zhàn)的勝利,必須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他曾對宋寧宗和韓侂胄提出了這些意見,并建議應把對金用兵這件大事委托給元老重臣.這無疑是包括辛棄疾在內的.可是韓侂胄一伙人不但不能采納,反而有所疑忌不滿,他們借口一件小事故,給他一個降官的處分.開禧元年(1205)索性把他調離鎮(zhèn)江,不許他參加北伐大計.辛棄疾二十三歲從山東起義南來,懷著一腔報國熱情,在南方呆了四十三年,開始遭到投降派的排擠,現(xiàn)在又遭到韓侂胄一伙人的打擊,他那施展雄才大略來為恢復大業(yè)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這就是辛棄疾寫這首詞的時代背景.


  這首詞題為“京口北固亭懷古”,所以一開頭就從鎮(zhèn)江的歷史人物——孫權和劉裕說起.孫權是三國時吳國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吳國的首都,并且能夠打垮來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軍隊,保衛(wèi)了國家.辛棄疾登上京口北固亭懷古,先進個想到的就是在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孫仲謀(即孫權),只是現(xiàn)在已無處可尋了.“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謂孫仲謀英雄事業(yè)的風流余韻,現(xiàn)已無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字.劉裕在京口起兵討伐桓玄,平定叛亂.“想當年”三句,頌劉裕率領兵強馬壯的北伐軍,馳騁中原,氣吞胡虜.作者借這些京口當?shù)氐臍v史人物的英雄業(yè)績,隱約地表達自己的抗敵救國的心情.


  下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幾句也是用歷史事實.“元嘉”是南朝宋文帝的年號.宋文帝劉義隆是劉裕的兒子.他不能繼承父業(yè),好大喜功,聽信王玄謨的北伐之策,打無準備之仗,結果一敗涂地.封狼居胥是用漢朝霍去病戰(zhàn)勝匈奴,在狼居胥山(今屬內蒙古自治區(qū))舉行祭天大禮的故事.宋文帝聽了王玄謨的大話,對臣下說:“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辛棄疾用宋文帝“草草”(草率的意思)北伐終于慘敗的歷史事實,來作為對當時伐金須做好充分準備、不能草率從事的深切鑒戒.“倉皇北顧”,是看到北方追來的敵人張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戰(zhàn)敗時有“北顧涕交流”的詩句.韓侂胄于開禧二年北伐戰(zhàn)敗,次年被誅,正中了辛棄疾的“贏得倉皇北顧”的預言.


  “四十三年”三句,由今憶昔,有屈賦的“美人遲暮”的感慨.辛棄疾于紹興三十二年(1162)率眾南歸,至開禧元年在京口任上寫這首《永遇樂》詞,正好是四十三年.“望中猶記”兩句,是說在京口北固亭北望,記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戰(zhàn)火彌漫的揚州以北地區(qū)參加抗金斗爭.(“路”是宋朝的行政區(qū)域名,揚州屬淮南東路.)后來渡淮南歸,原想憑借國力,恢復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聵無能,使他英雄無用武之地.如今過了四十三年,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壯志依然難酬.辛棄疾追思往事,不勝身世之感!


  “佛貍祠下”三句,從上文緬懷往事回到眼前現(xiàn)實,使辛棄疾感到驚心,長江北岸瓜步山上有個佛貍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留下的歷史遺跡.拓跋燾小字佛貍,屬鮮卑族.他擊敗王玄謨的軍隊后,率追兵直達長江北岸的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宮,這就是后來的佛貍祠.當?shù)乩习傩漳昴暝诜鹭傡粝掠褓悤?“神鴉”是吃祭品的烏鴉,“社鼓”是祭神的鼓聲.辛棄疾寫“佛貍祠下”三句,表示自己的隱憂:如今江北各地淪陷已久,不迅速謀求恢復的話,民俗安于異族的統(tǒng)治,忘記了自己是宋室的臣民.這正和陸游的《北望》詩所謂:“中原墮胡塵,北望但榛莽.耆年死已盡,童稚日夜長.羊裘左其衽,寧復記疇曩.”彼此意思相同.


  辛棄疾這首詞較后用廉頗事作結,是作者到老而愛國之心不衰的明證.廉頗雖老,還想為趙王所用.他在趙王使者面前一頓飯就吃了一斗米作的飯、十斤肉、又披甲上馬,表示自己尚有余勇.辛棄疾在這詞末了以廉頗自比,也正表示自己不服老、還希望能為國效力的耿耿忠心.


  辛棄疾詞的創(chuàng)作方法,有一點和他以前的詞人有明顯的不同,就是多用典故.如這首詞就用了這許多歷史故事.有人因此說他的詞缺點是好“掉書袋”.岳飛的孫子岳珂著《桯史》,就說“用事多”是這首詞的毛病,這是不確當?shù)呐u.我們應該作具體的分析:辛棄疾原有許多詞是不免過度貪用典故的,但這首詞卻并不如此.它所用的故事,除末了廉頗一事以外,都是有關鎮(zhèn)江的史實,眼前風光,是“京口懷古”這個題目應有的內容,和一般辭章家用典故不同.況且他用這些故事,都和這詞的思想感情緊密相聯(lián),就藝術手法論,環(huán)繞作品的思想內容而使用許多史事,以加強作品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在宋詞里是不多見的,這正是這首詞的長處.楊慎《詞品》謂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先進.這是一句頗有見地的評語.


  問題探究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一句中的“望”字用得妙在哪里?


  參考答案


  一個“望”字,首先使得作者的視野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小小的北固亭,而是遠眺而且,這一“望”,使得作者思緒萬千,似乎看到了“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也想到了命途多舛的廉頗“望”字,使得全詞境界全開。


  知識鏈接


  用典亦稱用事,是一種修辭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為用典?梢载S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二)


  1.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他失志為國效力,奉獻自己的才華,隨時準備為收復中原先地建功立業(yè)。1161年,金國大舉南犯,21歲的辛棄疾率群眾2000多人在家鄉(xiāng)起義,加入以耿京為首的農民抗金義軍,擔任“掌書記”職務。在起義軍的幾個月里,他表現(xiàn)出非凡的勇敢和堅定,干了兩件轟動一時的事。一件是,一個叫義端的和尚叛變投敵,辛棄疾親往追捕,親手斬了這個叛徒;另一件是,親率50騎兵,直闖駐有5萬大軍的金營,活捉了殺害耿京、瓦解起義軍的叛徒、內奸張安國渡過淮水,到達建康(南京)。辛棄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義軍已經失敗,他便留在南京。從此以后,他繼續(xù)堅持主戰(zhàn),用他飽含愛國主義激情的詞和文章,宣傳北伐抗金,收復中原統(tǒng)一全國的主張。但是,以趙構為首的趙家王朝偏安江南,在臨安過著游宴玩樂歌舞升平的生活,對金屈辱求和。他們對起義軍也一直害怕。辛棄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裝,后來才被派往江陰作簽判,幫助地方官處理政務。辛棄疾被迫退隱江西上饒,空懷一腔忠貞熱情,卻報國無門。辛棄疾許多詞就反映了這種悲憤。


  2.背景


  這首詞作于宋寧宗開清元年(1206年),當時66歲。1204年,執(zhí)掌大權的韓侂胄,出于某種目的,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棄疾作為號召北伐的旗幟,調辛棄疾作鎮(zhèn)江知府。鎮(zhèn)江當時是抗金的前線。辛棄疾一上任,努力作好北伐準備,并且認真分析了北方的情況,認為蒙古已經崛起,金內部矛盾紛起,政權必亂必亡。但他又認為,南宋要想取得北伐勝利,必須作好充分準備,并建議起用老將重臣,可是韓侂胄之流的抗金目的本來就不是為國家社稷著想,只是一個幌子,自然不可能采用辛棄疾的意見,并且對他疑忌不滿,于是借口一件小事,給他一個降職調離的處分,不許他參加北伐大計。辛棄疾南下已四十三年,一直遭到主和派的猜忌、排擠,現(xiàn)在又遭打擊,他那一腔熱血無處可灑,滿腹才華無法施展,北伐抗金恢復大業(yè)的宏偉愿望徹底落空。因此他在被調離鎮(zhèn)江時,奮筆疾書,寫下了這首滿腔熱忱的《京口北固事懷古》,借古人事說自己夢。


  3.賞析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件謀處。舞謝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借用了孫權的典故。孫權以東吳彈丸之地與劉備聯(lián)盟打垮了來自北方強大的曹


  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三)


  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寫登臨所見又處處關合古人古事,緊緊扣住題序中的“懷古”二字,首先想到孫權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遠,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位著名的歷史人物不禁感嘆的兩句: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2.《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感嘆東吳那個強盛的局面,孫權那個英雄、風流余韻,都經歷了無數(shù)的風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賞憑吊而已的句子是: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感嘆曾經的強盛局面和英雄氣概一去不復返的句子是: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詞中感慨當年的英雄豪杰,經過風吹雨打,現(xiàn)在也成了歷史的句子是: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3.辛棄疾贊嘆劉裕北伐的赫赫戰(zhàn)功的兩句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古代英雄叱咤風云、馳騁疆場的名句: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4.劉義隆輕率舉兵北伐,妄想追求漢代大將霍去病那樣的功業(yè),結果吃了敗仗,張皇南逃,狼狽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贏得倉皇北顧。


  5.詞人借歷史影射現(xiàn)實,說南宋的失敗,金人的南侵,國家的恥辱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bi)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6.他借用廉頗的典故,表明自己顯然年老卻還是壯志猶存,希望能夠為國立功的句子是: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古亭懷古》中借用典故來抒寫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懷的詩句是:“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7.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認為北伐抗金應當做好充分準備,如果像南朝宋劉義隆草率出兵,雖有“封狼居胥”之雄心,也只怕會有“贏得倉皇北顧”的結局。


  8.詞中作者借“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對百姓忘卻國恥安于異族統(tǒng)治的沉痛之情。

 

 

 

 

 

  小編推薦:

 

  2019年高三寒假語文學習計劃安排

  2019年高三寒假數(shù)學學習計劃安排

  2019年高三寒假歷史學習計劃安排

 

 

  愛智康高中教育頻道分享的2019年高中寒假語文背誦復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到這里就結束啦,有關高中作文其它問題,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有專業(yè)老師幫大家解答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習史地政資料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邊圖-寒假1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