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點擊領取>>>2014-2019北京中考真題、北京各區(qū)一模、二模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北京初二歷史上冊期中診斷試題!初二的歷史還是圍繞著中國轉的,中國有整整五千年的歷史,同學們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完完整整的記下來,但是,作為期中診斷,同學們一定要掌握一個歷史的學習流程才行。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span style="color:#f00;">北京初二歷史上冊期中診斷試題。
	
	
	點擊了解>>>學而思愛智康中考沖刺精品課程&咨詢課程請撥打:
如何進行北京初二歷史上冊期中診斷復習
課下經(jīng)常聽同學們說,歷史很有趣,可就是很難記,診斷容易失分。通過老師們的閱卷也確實發(fā)現(xiàn)存在這個問題。為此,我就歷史復習談幾點方法。
1、注意日常課堂教學中的復習。每堂課教師在講授新課時一般要進行設疑提問,目的是鞏固舊知識,為學習新課打好基礎,達到由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這需同學們在課前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知識,一旦教師出題,積極思考,如果回憶不起來,就及時翻閱教材,查找答案。在孩子回答,教師訂正時,認真聽講,加深記憶。如學習《唐朝的衰落》一課時,教師問唐朝建于哪一年?開國皇帝是誰?開元盛世出現(xiàn)在哪位皇帝時期?解答了教師的提問,也就把已學內容與要學的知識連在了一起。
學習新課中復習舊知識。新課中有一些知識與以前學過的有聯(lián)系,教師有時設問,如學習“清初經(jīng)濟的發(fā)展”學到“康乾盛世”一目時,教師問:我國古代還有哪些清明治世?時間跨度大,涉及三冊教材,這時應注意老師的啟發(fā),“文景之治,光武中興,開皇之治……”等,順手把它記在教材有關位置,再復習時就很容易記住。也達到了新舊聯(lián)系的目的。
鞏固性復習。主要目的是鞏固課堂內所學的知識,如果你正確、完整地回答了教師的提問,說明你已掌握了本課的基礎知識、重點或難點,就可以轉人下一課的學習。
2、重視階段性復習。階段性復習又稱單元復習,就是學習完每一單元后的復習課。初一歷史導言課告訴我們學習歷史“認真閱讀課本”,課本也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jù),因此,教師在指導孩子進行單元復習時總圍繞課本中的目錄、正文、地圖、注釋、思功課和大事年表等幾方面進行。
(1)、劃分目錄進行復習。現(xiàn)行中學歷史課本采用“第X課”的形式,每冊約二十七課,大體按時間順序分類敘述,首先是政治史,其次是經(jīng)濟史,再次是文化史,三部分內容構成一個單元。如“中國歷史”先進冊可分為五個單元,一、原始社會;二、奴隸社會——夏、商、西周;三、社會大變革時期——春秋戰(zhàn)國;四、封建社會較早出現(xiàn)大一統(tǒng)——秦漢;五、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一三國兩晉南北朝。從目錄上劃分單元,要聽明白老師對教材的分析,單元中的每一課是歷史發(fā)展的重要史實。政治、經(jīng)濟部分是一種發(fā)展關系,有先后,是對歷史的縱向復習,文化部分則是對這一時期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概括和總結,是橫向復習歷史,把握住這個特點,有助于我們抓住各單元的基本線索,理解、記憶基本內容。
(2)、緊扣每課的標題提煉要點進行復習。每一課就是一段歷史,發(fā)生的事件都有其內在的聯(lián)系!吨袊鴼v史》第三冊第十二課,從甲午中日戰(zhàn)爭到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整個過程內含一種必然的因果關系,主要的知識點可以列出:1894年豐島海戰(zhàn)、《馬關條約》簽訂,1898年帝國主義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1899年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羅列知識點可以使孩子自然地歸納出清政府腐敗無能,總結出“落后就要挨打”的規(guī)律,教學大綱中要求孩子掌握的基本知識就較容易地記住了。
(3)、充分運用大事年表復習。大事年是以年代作經(jīng),事件做緯,把零散放在各課的歷史事件按照發(fā)生的先后排列,這些重要年代是孩子必需掌握的歷史基礎知識,它更能體現(xiàn)單元復習的完整性。如《中國歷史》第三冊大事年表中:1894年興中會成立,1895年廣州起義,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1907年鎮(zhèn)南關起義,1911年4月27日黃花崗起義,1911年10月武昌起義,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1913年二次革命,1915至1916年護國運動,1917年至1918年護法運動,清晰地表明了孫中山為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及維護民主共和所進行的斗爭。
(4)、正文、插圖、注解兼容復習,F(xiàn)行歷史教材中的正文(即大字部分),帶★號的地圖、表格、文獻資料是要求孩子掌握的內容,但有時為鞏固對正文內容的理解、記憶,無★的插圖、注解仍需在復習中使用!吨袊鴼v史》先進冊第二十四課《動蕩中發(fā)展的南朝》用了四幅圖,實際也為第二十五課《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地圖。復習時,可結合南朝中宋是疆域較大政權,陳是較弱小的政權,多個政權演變體現(xiàn)出動蕩,北魏前期都城是平城,后期都城在洛陽,再利用注解,南朝的都城在建康即今江蘇南京市,平城即今山西大同等要點,從空間上把教材知識有機聯(lián)系,也就較清楚地體現(xiàn)歷史發(fā)展的過程。再如《中國歷史》第三冊,把《鴉片戰(zhàn)爭形勢圖》、《先進次鴉片戰(zhàn)爭形勢圖》、《帝國主義在中國劃分租借和勢力范圍圖》進行比較,有利于我們理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民族危機逐步加深過程。
3、歷史知識的總復習?倧土暿侵钙谀┗蛑锌记暗娜鎻土,它的基本要求是理清歷史基本線索,鞏固基礎知識,培養(yǎng)分析問題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使孩子對中外歷史達到融會貫通。復習的方法有很多種,常用的有:
(1)、專題復習法。它是指把相近的知識分門別類,按一個中心羅列出來,將紛繁復雜的歷史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做到深入淺出,曉暢明晰,孩子容易記住。如復習“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可以把“中共黨史”作為一個專題,再分成以下幾部分:a黨的重要會議、b各時期的經(jīng)濟政策、c統(tǒng)一戰(zhàn)線、d武裝斗爭等,有的內容雖涉及兩冊教材,但歸納出來后,就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鞏固。
(2).知識網(wǎng)絡法。歷史知識的點、線、面構成一個有機的知識網(wǎng)絡。“點”就是典型事件,它是歷史基礎知識,它好比歷史發(fā)展這個鏈條中的一環(huán),如香港地區(qū)被英國占領過程較復雜,可以抓住三點:1842年《南京條約》割香港島,1860年《北京條約》割九龍司,1898年強租“新界”,這三點構成了英國侵占中國香港的過程,“線”指反映歷史事件內在聯(lián)系如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這兩件事就是點,它內含曹操想統(tǒng)一全國,促成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面是反映同一歷史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如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和封建勢力的過程,兩條線構成了中國近代史的這個“面”。一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二是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和封建勢力;①1840至1842年鴉片戰(zhàn)爭②1856至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③1883至1885年中法戰(zhàn)爭④1894至1895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⑤1900至1901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⑥太平天國運動1851至1864年⑦義和團運動1899年⑧辛亥革命1911年可以看出,各知識點串聯(lián)成線,以點帶面,使孤零零的知識形成網(wǎng)絡,歷史概念自然形成。
(3).以人帶事法和以事帶人法。前者指圍繞一個歷史人物的事跡串成線索,如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可通過①政治上頒布“推恩令”,②經(jīng)濟上鹽鐵專營,③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④軍事上攻打匈奴,⑤民族關系方面派張騫出使西域等事跡來反映出當時的興盛局面。后者以歷史事件為主記憶歷史人物。如通過近代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革命的相關事件記住人物活動,如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
當然,歷史復習的方法很多,希望每位同學能結合自己的特點,搞好歷史復習。
獲取完整版方法:
1.點擊鏈接:https://jinshuju.net/f/1Ki3F0 領取2014-2019北京中考真題、北京各區(qū)一模、二模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填寫姓名、電話信息后即可跳轉百度云盤地址,免費獲取。
	這一期的北京初二歷史上冊期中診斷試題小編就介紹到這里,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只要清楚的知道,每一章?键c的位置在哪就好,診斷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了。想了解相關課程的同學,請撥打學而思愛智康免費咨詢電話: !
!
小編推薦:北京18年生物中診斷卷
小編推薦:北京西城區(qū)2018中考歷史答案
 大家都在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