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2017高考正在緊張的復習階段,為方便同學們復習功課,智康網整理了2017年高考物理準備指南:一輪復習步步為贏的策略,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一、復習以“教材為本”,明確教材是高考的立足點,而不是高考的全部內容
必須以教材為本,認真使用好統(tǒng)編或推薦的教材,而不必一味地鉆入高考復習的各種資料中。但必須認識到,教材本身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一般跟不上知識、技術的發(fā)展。近幾年的高考物理試題中,越來越多地出現了一些以人們關心的自然現象和現代科技發(fā)展中的新問題為題材的題目(信息題)。因此,在高考復習中,既要依據教材搞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復習,也要結合高考實際,在復習中相應補充一些新知識、新信息,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如,在復習電學時補充一些關于超導現象、等離子體和磁流體發(fā)電機等知識;在復習幾何光學時補充一些有關光導纖維的應用知識;在復習原子物理學時補充一些關于激光的知識;在復習圓周運動和萬有引力定律時補充一些關于衛(wèi)星、空間站、登月、太空探測等較新知識。這樣復習,使孩子既掌握了基礎,又拓寬了知識面,既有利于孩子解答傳統(tǒng)基礎題,又有助于提高孩子解答信息題的信心。
二、復習以“大綱為綱”,明確大綱是高考的基本要求,但不是發(fā)展智能的封頂框框
教育部統(tǒng)一頒發(fā)的物理高考大綱,對物理高考復習提出了基本要求,無疑是要貫徹執(zhí)行的,但考慮到高考命題的靈活多樣性,如高考命題中有混選題、設計性實驗題、信息題等,均要求孩子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有較寬的知識面和較強的能力。高考的改革和發(fā)展啟發(fā)我們:在高考復習中必須把落實大綱要求和充分發(fā)展孩子的智能高度結合起來,注重培養(yǎng)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三、復習應“重視概念”,深刻理解概念和規(guī)律的物理意義,而不是死記硬背定義和公式
物理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是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基礎和依據。用數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在于真正掌握物理意義,這是物理和數學的本質區(qū)別。有些物理問題,從數學角度來看,簡單,但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并得出正確結果,孩子往往感到難度很大,特別是高考中的混選題,有些選項模棱兩可,使孩子無從下手。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真正掌握物理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物理意義。如在復習運動學知識時,我們沒有必要讓孩子死記硬背平拋運動公式,而應在孩子掌握和兩個變速直線運動公式的基礎上,講清楚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平拋運動是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和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兩個方向的分運動具有各自獨立互不影響和運動時間相等的特點。使孩子由此及彼,靈活運用?傊,在復習中教師應盡較大努力講明物理的真諦,灌輸學習物理的正確思想方法,使孩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四、復習應“精講多練”,采用“少、精、活”的啟發(fā)式,而不是“多、繁、死”的題海戰(zhàn)
在高考的壓力下,許多學校和教師自覺或不自覺地走入了題海戰(zhàn)的死胡同,高考復習要敢于頂住這股壓力,要堅決摒棄課堂復習中的“多、繁、死”題海戰(zhàn)。提倡“精講多練”和“少、精、活”的啟發(fā)式,即課堂上教師所講的例題和要求孩子做的練題目必須是精選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靈活性的少量題目,教師要注意講得精、講得少、講得活(舉一反三,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要把主要時間留給孩子思考、討論和做訓練。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少、精、活”呢?一要緊扣高考大綱,重視孩子實際,突出重點難點,使孩子的思想集中在高考大綱要求的知識中思索,引導孩子把基本知識弄通弄懂,并能靈活運用。二要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提的問題既是復習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又能引發(fā)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分析問題既要因勢利導、順理成章,又不包辦代替,限制孩子的思維積極性;解決問題既要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又要啟發(fā)孩子選擇解決問題的較好方法。如,復習向心加速度時,孩子對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大小不變,而又有加速度感到不易理解,教師應兼顧強調速度的矢量性質,啟發(fā)孩子從這個角度來理解“速度的變化”,使孩子加深對加速度概念的認識,然后推導出。接著教師提出問題:例如,要求孩子從向心加速度出發(fā),尋找其他導出的方法。孩子容易想到可以將勻速圓周運動看作兩個簡單的直線運動的合運動,由此導出向心加速度的式。再如,在復習《電場》一章,講到電場強度時,在簡要講解有關的知識點后,可以出示一個關于等量點電荷連線中垂線上的點的場強問題的題目,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
通過一題多變的訓練,能很好地實現教師少講、精講、活講,孩子多練、精做、活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