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高中教育 > 高一期末 > 正文
內(nèi)容頁banner-1對1體驗

高中期末考試-2018年西城區(qū)高一期末重點虛詞

2019-01-03 21:32:30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高中期末診斷-2018年西城區(qū)高一期末重點虛詞!大家馬上進入高中馬上就一個學期了,大家適應高中這種快節(jié)奏的學習生活了嗎?語文這個基礎性的學科大家復習的還好嗎?許多高中背誦的實詞大家都背了嗎?愛智康教育助力期末考,下面是高中期末診斷-2018年西城區(qū)高一期末重點虛詞!同學們期末加油。

 

 

  高中期末診斷-2018年西城區(qū)高一期末重點虛詞(一)


  【于】


  (一)介詞。


  1.在,從,到


 、倌嗽O九賓禮于庭。(在)《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①荊國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谟谌藶榭勺I,而在己為悔。(《游褒禪山記》)


  3.由于


 、贅I(yè)精于勤、荒于嬉(《進學解》)


  4.向,對,對于。


 、僬埛蠲缶扔趯O將軍(《赤壁之戰(zhàn)》)


  5.被。


 、倬矣谮w王!读H藺相如列傳》


  ②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


  6.與,跟,同。


 、偕黹L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谘嗤跤Y于君!读H藺相如列傳》


  7.比。


 、倏鬃釉唬“苛政猛于虎也。”


  【于是】


  1.相當于“于+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


 、儆谑琴e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


  2.連詞,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xiàn)代漢語“于是”相同。例:


 、儆谑乔赝醪粦,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見……于】表示被動。


  ①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诮袷窍氁娙栌谟,何哉(《愚溪詩序》)


  高中期末診斷-2018年西城區(qū)高一期末重點虛詞(二)


  15.【與】


  (一)介詞。


  1.介詞。和,跟,同。


  ①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诙虤w,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2。給,替。


 、訇惿嫔贂r,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


 、谂c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3.比,和……比較。


 、傥崾肱c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谳^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六國論》)


  (二)連詞。


  1.連詞。和,跟,同。


 、偃恢\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勾踐滅吳》)


  ②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勾踐滅吳》)


  (三)動詞。


  1.給予,授予。


 、偕,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餼。(《勾踐滅吳》)


 、趧t與一生彘肩(《鴻門宴》)


  2.結交,親附。


 、僖蛉酥Χ种,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3.對付。


 、冽嬇着c耳。


  4.參加,參與。


  ①騫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


  5.贊許,同意。


 、傥崤c點也。


 、诔^夕改,君子與之。


  (四)通假。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


 、贌o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孰與】【與……孰】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


  ①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孰若】【與其……孰若】表示選擇(舍前取后),譯為:“哪如”“與其……哪如……”


  ①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高中期末診斷-2018年西城區(qū)高一期末重點虛詞(三)


  16.【則】


  (一)連詞。


  1.表示承接關系。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jīng)是"。例如:


 、夙椡踉唬"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


  2.表示條件、假設關系。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3.表示并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可譯為"就",或不譯。


 、傥槐皠t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4.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轉折時,用在后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谑植门e,則雙超忽而躍(《促織》)


  5.表示選擇關系。常和“非”“不”呼應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俜撬绖t徙爾(《捕蛇者說》)


  (二)副詞。


  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俅藙t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2.表對已然或發(fā)現(xiàn)的強調(diào)?勺g為“已經(jīng)”“原來”“原來已經(jīng)”。


 、偌爸T河,則在舟中矣。(《肴之戰(zhàn)》


  (三)名詞。


  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


  ①《論語》六則。


  2。準則,法則。


 、僖陨碜鲃t。


  (四)動詞。效法。


  ①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輒”,總是,常常。


 、倬觿t曰:“不吾知也!”


  【則是】只當是。


 、倥c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竇娥冤》)


  【則則】贊嘆的聲音。

 

 

 

  相關推薦:

 

  2018年北京高三期末復習方法【匯總】

  2019年北京市高一各科期末復習方法匯總

  期末復習方法-北京高三作文期末復習方法

 

 

 愛智康高一教育頻道為大家分享的高中期末診斷-2018年西城區(qū)高一期末重點虛詞到這里就結束啦,有關高一期末查漏補缺輔導的課程,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學習靠的是日積月累,絕不可以眼高手低。只要選擇家學習認真,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學好。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習史地政資料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邊圖-寒假1對1